▲ 《青年肖像》,迪里克·鲍茨,1462年,橡木板油画与蛋彩画,31.6厘米×20.5厘米。伦敦,国家美术馆
▲ 《少女肖像》,佩特鲁斯·克里斯图斯,1465——1470年,橡木板油画,29厘米×22.5厘米。柏林,柏林画廊
佛拉芒派肖像画不仅复杂精美,还有着深厚的精神底蕴,因而在欧洲各地受到追捧与模仿——它是那个时代最前卫的画风,就像当年的佛罗伦萨那样。在当时意大利各个城镇,肖像画往往都是侧面像,模特的脸部扁平呆板,丝毫没有令人信服的景深。佛拉芒派肖像画则彻底改变了这样的画法,采用四分之三半侧像生动刻画模特的内心世界,他们半遮半掩,欲说还休,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
布鲁日的绘画也成为当时的潮流,而且尺寸越大越好。佛罗伦萨银行家托马索·波蒂纳里(Tommaso Portinari)是布鲁日美第奇银行的代理人,也是当时最热心的艺术赞助者之一。他曾委托佛拉芒画家雨果·凡·德·古斯(Hugo van der Goes)为一座佛罗伦萨教堂制作三联一幅的《牧羊人的膜拜》(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1483年初夏的一天,船只送货到岸,这幅巨大的画作被十六名搬运工人搬下船,穿过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最终抵达圣玛利亚诺瓦医院内的圣·艾基迪奥教堂[315]。其时,雨果·凡·德·古斯已经去世一年了——他在过去十年间一直待在布鲁塞尔附近苏瓦涅森林的修道院里为这幅祭坛画日夜工作,最后陷入疯狂,直到生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