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而且看起来似乎也觉得有点道理。但是话可不是这样说的,那可是杀头的大罪,在祁寯藻巧舌如簧的辩解下,既然能逃脱罪行,那以后这些人还不是有样学样,还有人奋勇杀敌么。
祁寯藻的影响力大,何桂清也有很多党羽,有人立马跟风,赶紧也上书言道,何桂清在政务上还是老练的,他可能就是不太懂军务,所以才会为了保护税务,临时走掉。这样的人,不应该被杀。”
可是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苏州的官员眼睁睁的看着何桂清犯下的罪行,当时那么多的老百姓跪下来求他,他还是坚持己见走了,甚至可以说是落荒而逃,这样的人,怎么还能活着,那死了的无辜百姓怎么说,十九个百姓有什么错,被太平军杀死几万人的百姓,他们的冤魂可怎么办。折子就像是雪花一样落到慈禧的桌子上,慈禧看到后也是很为难,现在该怎么办,拿不出主意啊。
曾国藩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也跟着上书言道,何桂清到底是为了保护其他地方逃走,或是为了去借洋兵逃走,这个理由调查起来很难取证。毕竟这就是何桂清个人的主观意图,而且浙江的官员和他都很熟悉,他那个时候可是浙江总督。根据我们目前的政治形态,总督在地方上的话语权太大,一切都是他说的算,所以其他人的作证也不足为信。因为,之前我就发现了他作假的证据。他和我说让我帮忙递折子,数十人挽留他在江苏,不想让他去京城。但是经过调查后,我发现没有那么多的人,其实也就三、四个人而已。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这个人是善于撒谎,不诚实的一个人。而且不管何桂清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可是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城池沦陷,百姓被杀,不管你的决策是失误,还有有意为之,我们都应该给这样的人惩罚,否则法律是干什么的,以后人人犯了错,大家都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做借口推脱,那以后还有人做事么。最重要的原因是,读书人就应该有读书人的气节。兵败自杀,是因为有愧疚之心,是因为无颜面对君主,无颜面对百姓,何桂清可是翰林出身,他这么做就是丢天下读书人的脸。还有枪杀无辜百姓,他是怎么忍心的,但是这一条就应该判他死刑。